很多家长会有这样的经理,孩子幼年时被医院诊断为自闭症,但并没有带孩子进行特教康复,而在几年后,当中一部分孩子很多自闭症心理行为却逐步减少、甚至是消失了。再去医院复查,医生不再说是自闭症。
越来越多的家长们确信自己的孩子和那些在各个机构里训练的大部分孩子一样是被误诊为自闭症的其他发展障碍儿童甚至是正常儿童。
自闭症误诊典型案例【公益妈妈的故事】一个知名自闭症公众号和康复机构的负责人的孩子,在3岁时被权威医生做出“疑似自闭以及阿斯伯格倾向”的诊断。但几年后她公开承认,她的孩子应该是一个被误诊的案例。
以下关于她孩子自闭症诊断的摘录以及她本人的观点来自她发布的公开信息:
“医生给我娃的诊断是疑似,原因是未到三岁,不做明确诊断。
我猜想如果是3岁再去做的诊断,有可能是高功能自闭。
三岁前孩子去诊断,也有直接被医生拍回家的,因为完全能确定不是自闭。
给疑似的诊断,说明有怀疑的成分在里面,至少是处于边缘地带,有一些症状的。
所以我后来说误诊,不是说医生判断失误
而是说随着孩子的成长,已经有更充分的证据判断他属于不那么靠近自闭范畴的孩子。
这种进步在医生当时是无法预见和判断的
他只能根据当时所看所听和家长基于孩子特定发展阶段的描述作出判断。
孩子是成长中的个体,和已经定型的成人不同
所以诊断孩子是因为发育问题而暂时落后
还是根本基因缺陷导致的无法治愈的自闭症不太容易
面诊肯定不是百分百准确,但是除了来自权威的诊断,家长可参考的判断不多。
孩子的现状“孩子尽管有异于常人之处,但我已将其归为普通人之间的正常性格差异。
有意思的一件事是,我在孩子诊断后,加了几个自闭症家长群
其中一个群从我加入到现在,已有大概三分之一的孩子
已经由家长自行给孩子摘了帽(自闭症界管诊断叫带帽,管推翻诊断叫“摘帽”)
可以推断这些孩子发展过程中的某些暂时性问题被视作自闭症对待了
所以当这些问题因为孩子的成长而消失,所谓的自闭症症状也“神奇”地改善了
而这其中很难说,有多少是因为父母的刻意干预而转好
有多少是孩子成长的必然结果。
自闭症评估的现状自闭症的诊断本身就是一个需要持久观察,反复跟踪的过程,但是实际上国内现在很多医院根本做不到这一点。大体上就是给家长一张评估表,家长自己填填,然后医院再对孩子做个简单的评估。
目前三岁以前,每个孩子的成长差异很大,2-3岁又是黄金干预期,要抢救性干预。但是实际上,三岁以前,医院不能确诊,只会给你一个疑似自闭的结果。这对于孩子父母来说,就是是不是无法确定,但是不得不干预,否则就是耽误孩子。这简直就是煎熬,要把人逼疯。
所以不管是否误诊,都是压力巨大,家长尽全力去干预,孩子一直进步,就算现在孩子已经完全融入到正常校园生活中,他的一点点行为问题,都会被家人放大,觉得他是不是有毛病。同样的事情,放在没有出现过这种经历的孩子身上,大家就觉得他只是淘气,教育教育就好了。说白了就是有色眼镜。这样对孩子本身,对我来说非常的不公平,也会无形给我们施加更多的压力。
说起干预,真的无法认同有些医院,什么针灸,仪器之类的项目,孩子受罪不说,浪费时间是真的。利用这些心急如焚的心理情绪,父母真的好吗,说到底不还是利益驱动。 #心理学 #心理研究 #心理分析 #心理情绪 #心理 #心理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