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卫生的原则主要包括哪些?

(一)发展优先和防重于治的原则:发展优先,防重于治是指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应先着眼于发展幼儿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注重维护与促进幼儿心理健康,而不能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心理出了问题的幼儿的矫正与治疗上。
(二)活动性原则:幼儿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是在有关活动的感染、熏陶下,在幼儿与周围环境的发生交互作用的活动中获得体验和感悟,然后逐渐形成的。因此,在幼儿园的心理卫生保健工作中,教师作用的关键不在于她对幼儿说些什么,而在于她为幼儿提供心理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三)累积成功的原则:幼儿心理成长的任何一个目标的实现,都应贯穿在整个学期乃至整个学年甚至整个幼儿园教育阶段的全过程,日积月累才能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意识态度和行为习惯。所以也不要指望只通过一次或几次的教育活动,就能改变幼儿的不良心理,或培养出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对幼儿心理的发展或改变要有足够的耐心,要有长远的教育计划。
(四)家园合作原则: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让每个家长在关注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能主动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让父母为孩子营造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给孩子提供与同龄人交往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家长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孩子心理行为的表率,支持和配合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共同商讨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做到家园教育一致,保持心理健康教育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增强家园教育的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