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本身不一定造成危害,但长期血糖增高,会导致大血管、微血管受损并危及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并发症高达100多种。糖尿病发病后10年左右,将有30%~40%的患者至少会发生一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会极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减少其寿命。
老爸糖尿病8年了,这糖尿病并发症我该怎么帮他预防?有啥好办法吗?尽早做到对糖尿病并发症的认识和预防,可抑制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对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及预后极为重要。
1. 提高对糖尿病早期信号的警惕。
糖尿病人“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出现前,还有一些早期信号应引起重视:如饭后还经常感到饿渴;就餐前容易出现心慌、出虚汗、乏力等;伤口感染不易愈合;近期视力明显减退;无明显原因的手足麻木、疼痛、发凉等感觉异常现象;容易激动,疲劳等情绪变化;小便次数增多等,应想到可能己是糖尿病早期。
2. 提高对运动的认识。
运动可以减轻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抵抗,提高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率,调节糖代谢,降低血糖,减少尿糖;促进脂肪组织分解,纠正脂肪代谢紊乱,减少体内脂肪,降低血脂,调节体重而减肥;提高体力,促进健康,预防和控制感染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每天运动30分钟,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等,非常有益。
3. 提高对营养选择的知识。
糖尿病患者在饮食安排上要做到定时定量,清淡少盐,粗细搭配,易于消化吸收。患糖尿病并不意味着要完全和糖类(碳水化合物)说再见,可选择一些消化较慢、能提供稳定能量的糖类,如全谷类、豆类、坚果、新鲜蔬菜和水果。关键是要控制好每餐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4. 控制体重。
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Ⅱ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通过运动和饮食来实现减肥,特别要关注腹部脂肪,因为腹部减肥能大大提高糖耐量。
5. 控制血压。
高血糖就是血压增高的原因,高血压又是糖尿病死亡率的一个显著独立因素,因此两病治疗要齐头并进。应当从血压大于等于130/80毫米汞柱开始干预,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调整降压药。
6. 控制血糖。
空腹血糖应低于6.0mmol/L,至少应低于7.8mmol/L;餐后血糖应低于8.0mmol/L,至少不高于10mmol/L。凡是已经发生了并发症的患者,说明糖尿病治疗很不理想。
7. 控制胆固醇。
糖尿病患者每年应检查血脂一次,低密度胆固醇(LDL-C)应小于等于2.6毫摩尔/升。调脂药物治疗后6~8周复查,如达标后每半年复查一次。患者坚持服用他汀类药物,是减少冠心病危险性的重要措施。
8. 控制感染。
感染对于糖尿病人,是一次严重的应激。应激就是一次打击,将会促使胰岛素的拮抗激素异常分泌,这时血糖也就异常升高,加重了糖尿病病情。糖尿病一旦遇到感染,哪怕是感冒发热都要及时接受治疗,必要时使用高效抗病毒或抗菌药物,及时遏止感染的发展。
9. 控制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是Ⅱ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Ⅱ型糖尿病人中有74%存在胰岛素抵抗,其对人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要减轻胰岛素抵抗,就要改变原来不合理的生活方式,要控制饮食,加强运动,积极减肥;二甲双胍是肥胖型糖尿病人的首选药,不仅能降糖,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和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10. 控制不良生活习惯。
如限酒,戒烟,可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吸烟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出三倍。
11. 做到“三勤”
勤看医生:每年应看2~4次医生,打胰岛素者就诊频率还应增加;勤查糖化血红蛋白:一年查2~3次糖化血红蛋白,该指标可反映患者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勤做相关检查:每年做一次眼底、心电图、肾脏及神经系统、足部检查,争取早期发现糖尿病并发症,早期治疗,以防不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