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其欲而心自静 何谓欲何谓需求

有道友说:既然五色、五音、五味、驰骋畋猎、难得之货容易干扰及引起欲望,那如何辨识自身之需?如何判断辨识后的结果是真实之需而不是干扰后的虚妄?
之所以这样问,是小道在《道德经·第十二章》讲了下面这段话:
圣人知常,辨识真伪,取万物之用而不取万物之华。圣人为腹不为目,并非追求饮食之基础而鄙夷金银之华贵,而是知金银资财之用,自取所需,不盲目追求金玉满堂。
因此,辨清事物利弊真伪,选取所需不受其扰,才是本章要点。
显然,然而并未讲透彻,所以道友才会有此一问。将这位道友的问题从言辞上简化后,则是如下的说法:
外物会引起人的欲望,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所求是需要还是欲望、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受到干扰?
我们先以吃饭讲几个例子
假如我有二十块:粥和馒头,对我来说也是满足需求;一菜一汤一饭,就属于欲望了。因为这超出了一百块的额度,超出了我的负担能力,会给我的经济带来困扰。
假如我有一百块:粥和馒头,对我来说是满足需求;一菜一汤一饭,对我来说也是满足需求;而海鲜自助,对我来说才属于欲望了。因为我的负担能力提高了,一菜一汤一饭已经不会对我造成困扰,自然可以享有所能达到的物资。
假如我连续一个月,每天都有一百块用来吃饭,一个月后回归二十块。如果我无法忍受粥和馒头,意味着我有了欲望;如果我一咬牙一跺脚,吃了顿好的,导致我月底没饭吃,意味着欲望影响了我的行为;如果我为了口舌之欲出去抢劫,同样意味着欲望影响了我得行为,并且给他人带来了困扰;如果我仍然像一个月前一样正常饮食,意味着我明确了自己的需求。
例子说完了,下面说结论。
如何判断自己所求是需要还是欲望?
一个想法不使自己或他人陷入困扰、或产生陷入困扰的风险,就是需求,反之则是欲望。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收到干扰?
且看尝试过高峰后,能否对低谷安然若素。
当然,这里是举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然而,道理总是很简单,世界却并不简单。
在真实的生活中,如何稳定自己的频率避免干扰,既要懂得道理,也要在经历中体悟。
最后的最后,修道并不禁欲,而是强调遣欲,关键在把握有度、不受困扰。
这位道友后来又问:
谢道长释疑!然道长在举例时以生存必需之食欲为解,若非生存之必需之欲何解?且世人均知日食一百块比二十块更舒适,由此而产生的竞争该如何对待?积极进取?随遇而安?
以食物为例说明如何判别需要与欲望,道友又说了:“食物是基本的生存需求,很好判断,但在食物之上的高级需求怎么办呢?总不能只维持在温饱线上挣扎吧?!”(当然,这并不是提问的道友说的,是小道我脑补的)
道友此问,非常有理。
我们人生在世,若真的单纯追求无为、无欲、无知,那回归大自然(当猴子)不就好了?真若如此,《道德经》不会流传至今,道门一脉也不会以长生为追求了。显然,我们并不是追求落后,而是追求升华。
那么,在面对发展时,我们应当如何处之?——得失损益
如之前所举的例子,饮食之需与自身能力而言:能力大于耗费时,饮食是需要;能力小于耗费时,饮食是欲望。
相应的,大多事情都可以依此理展开,损失Vs收益,就如损失钱财,获得能量(食物)。至于如这位道友所言的追求更好的生活而产生的竞争,也是一样的道理,追求更佳的生活质量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只要付出的代价可控,就不能算是过分的欲望。
以我自身而言,早期在广州某500强国企工作,薪资尚可,后来为与同门聚在一地而搬到福州,薪资大约提高30%,修行事也较为便利。这其中得到的是修行便利与薪资,失去的是500强高大上的办公环境与相对小的工作压力。
窃以为,这里的得失相对平衡,老道我可以接受现在的工作负荷,算是可以承担的耗费,但若是996的工作方式则是得不偿失了。
再如最近微信邀请老道开通的原创功能、赞赏功能,老道只是自做自事,自有所得,可以勉强理解为“不为而成”,也算是一个得到大于耗费的例子,甚至说,本就是应为之事几乎无所耗费。
再如《道德经·第四十四章》所言: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财货名声固是所欲,然而生身为本,不宜太过。
甚爱多藏,恐至大费厚亡,却非爱与藏就必亡。
知足之足,恒足也,亦非以不足为足。
所以啊,在五色五音之下、得失损益之间,不致迷惑失身为基础,有所增益为佳境,见利殒身则是真蠢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