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天热,越不应少穿衣服
赤膊只能在皮肤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增加皮肤的辐射、传导散热,而盛夏酷暑之日,气温一般都接近或超过37℃,皮肤不但不能散热,反而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因而打赤膊会感觉更热。
啤酒多喝无益
夏天喝啤酒能解暑不可否认,但是,多喝照样能使人感觉口干咽燥、全身发热。因为啤酒毕竟也含有酒精,喝得过多,不仅达不到解暑的目的,反而会降低人的思维能力和工作效率,甚至会造成工作中的差错事故。
夏季晨练不易过早
夏季空气污染物在早晨6点前最不易扩散,此时常是污染的高峰期。人们普遍喜欢在草坪、树林、花丛等有绿色植物生长的地方进行晨练,而日出之前,因为没有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附近非但没有多少新鲜的氧气,相反倒积存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这对人体健康显然是不利的。所以夏季晨练的时间不宜早于6点。
空调应经常调节温度
医疗气象学家通过试验发现,不断调节居室温度,可以使人的生理 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紧张状态",从而逐渐适应温度的急剧变化,提高人的自我保护能力,不至于经常感冒或患其他居室病症。因此,刚开始利用空调进行这种调节时,整个居室的温度变化幅度应控制在3℃至5℃;半个月后,幅度可逐渐提高到6℃至10℃。温度变化也不要太突然,而是要平稳地提高或降低,每次调节以1℃至2℃为宜。
太阳镜不是颜色越深越能保护眼睛
如果镜片颜色过深,会严重影响能见度,眼睛因看东西吃力而容易受到损伤,不能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专家建议,夏季选择太阳镜的标准是:镜片应能穿过15%-30%的可见光线,以灰色和绿色为最佳,这样,不但可抵御紫外线,而且视物清晰度最佳,透视外界物体颜色变化也最小。
出汗时不能立即“冲凉”
炎夏,人们外出活动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人体肌肤的毛孔都处于"张开"的状态,而立即“冲凉”会使全身毛孔迅速闭合,使得热量不能散发而滞留体内,从而易引起高热症;同时,“冲凉”之时,因脑部毛细血管迅速收缩,也容易引起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重者还可引起休克。因此,夏季外出回家,应先让自己出汗,待身上的热散发过后,再采取一些清凉措施。
凉席:用前最好先烫洗
近两年,市场上的凉席五花八门,有各种材质。但无论哪一种,如果在入冬前未能清洁干净,到了夏天拿出来就使,都可能对健康不利。这些清洁不彻底的凉席,尤其是草席,更容易孳生螨虫或者虫卵,对人体胸背部、四肢进行叮咬。特别是女性和孩子,如果免疫功能不好,加上皮肤娇嫩,更容易被叮咬,叮咬后还会出现大小不等的丘疹、红斑,奇痒难忍。由于螨虫和其他寄生虫卵具有极强的热敏性,在凉席刚买来或每年使用前后,应认真用毛刷蘸热水烫洗席面和缝隙处,然后在阳光下晾晒20分钟,可在清除汗渍的同时,杀死引起过敏和炎症的虫体及虫卵,保证清洁健康。
暖气:清理尘土免漂浮 包起来的暖气里面尘土堆积,夏天空调一吹,到处飞扬。在装修时,暖气的包厢最好选用可拆装,便于清洁的。在清洁时,要用吸尘器首先将暖气内的灰尘吸出,再擦洗干净,然后用除螨剂或消毒液擦拭,这样既杀死了微生物,又避免了开空调后会飞起尘土。
饮水机要避免微生物污染
饮水机内部必须定期消毒,每次消毒后务必将消毒剂冲洗干净,以免消毒剂对人体引起危害。室内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烟雾毒物以及飘尘和微生物,都能随空气被带入饮水机中,污染原来的纯净水。这样,水体中藻类和病菌经过一定时间的繁殖,会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浓度,导致饮水机的二次污染。到了夏季,随着气温升高,污染会更加严重。有研究表明,一旦饮水机受到污染,饮用水再纯净也没有用,饮水机只有定期清洗消毒才能保障饮用卫生安全。正常情况下,瓶装水的使用期一般为半个月左右,最佳 为一个星期,最长为一个月,而饮水机的清洗消毒一般以冬季1次/月,夏季应该1~2次/月。饮水机不宜设置于有光线直接照射的地方,应选择远离热源。这是因为饮水瓶中有充足的氧气,如果再加上高温的阳光照射,微生物的繁衍会加剧。
换季储藏:别让污渍存一年
储藏前,棉被棉衣清洗后,要曝晒,通过紫外线消毒,然后放置除虫剂。冬季衣物,甚至被褥,都可能留下难以清除的污渍,这些东西,经过夏季高温的储藏,可能孳生细菌。冬季棉鞋收起来前要擦拭浮土、不建议擦鞋油,如密闭保存可能会使鞋面潮湿,对皮质有影响也容易孳生细菌。另外,鞋柜应保持清洁,最好放置驱虫剂。
生活小百科( )
发表评论